自2014年成立以来,鹍远生物一直以攻克癌症早期筛查与诊断为目标,公司基于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了一系列肿瘤和遗传疾病的检测解决方案。作为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鹍远生物提供高发癌症的风险评估、早筛早诊、用药指导及复发监测的全周期产品和服务。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覆盖泛癌种、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等高发癌种。凭借不断积累的大样本和大数据,鹍远已经成为全球肿瘤早筛和液体活检领域的领军企业。
鹍远生物始终致力于构建开放多元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生态,承担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牵头起草了多个重要行业标准,并与国内外顶尖学术机构、医院及药企开展了广泛合作,推动肿瘤早筛及液体活检领域的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及应用转化。公司汇聚了一批多领域跨学科的专家,目前集团公司拥有或已申请国际和国内专利近百项,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诸多论文。公司在上海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研发基地;在上海和扬州设有生产基地;在上海、泰州、成都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医学检验实验室。
鹍远生物在上海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研发中心,在扬州、泰州设有产业基地,
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有服务网点。
创新科技 守护健康
成为世界领先的癌症早筛企业
创新 责任 坚毅 高效
2022.05 扬州市邗江区结直肠癌筛查民生工程白皮书发布
2022.06 鹍远生物完成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2022.08 鹍远生物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11 鹍远生物泰州服务基地正式开业
2022.11 鹍远生物在国际核心期刊先后发表肠癌和胰腺癌甲基化早检临床研究论文
2022.12 鹍远生物肝癌多基因甲基化试剂盒、甲状腺癌多基因试剂盒、甲基化检测样本前处理试剂盒和核酸提取试剂盒等先后获得欧盟CE认证
2022.12 鹍远生物扬州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2021.01 为扬州市邗江区结直肠癌筛查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2021.04 鹍远医学检验所和鹍远医疗分别通过CAP认可评审和国际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21.09 常艾克®结直肠癌早筛多中心临床研究成果获得消化疾病核心期刊《Gastroenterology》发表
2021.10 鹍远生物发布全新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并启用全新品牌标识
2021.11 鹍远生物联合复旦大学和多家医院启动大规模泛癌种早筛前瞻性队列研究“福声计划”
2021.12 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为“上海鹍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04 常乐思®完成美国FDA注册预审,将启动上市前审批关键性临床验证
2020.07 ctDNA甲基化泛癌早筛技术全球首次在大型自然人群队列中验证,研究结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11 鹍远生物癌症早筛研发与产业化基地落户扬州
鹍远生物癌症筛查检测中心和互联网医疗基地落户泰州
2020.12 完成10亿人民币B轮融资
2019.05 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019.08 肠癌筛查技术荣获AACC全球颠覆技术大赛总决赛第二名
2019.10 肠癌早筛产品启动美国FDA注册申报
2019.12 与复旦大学联合成功申报国家癌症早筛重大研发专项
2018.01 上海医学检验所获得执业许可,正式对外运营
2018.03 完成6000万美元A+轮融资
2018.04 AACR发布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甲基化无创检测研究成果
2018.10 ASHG发布肠癌无创早筛和基于泰州队列的多癌早筛研究成果,引发国际轰动
2018.10 推出第一个甲基化早筛检测产品ColonES® 常乐思®,并启动其前瞻性研究
2017.03 张鹍教授在Nature Genetics发表全球首创高通量甲基化无创检测新技术
2017.04 美国圣地亚哥临床医学实验室获得CLIA认证
2017.09 超灵敏建库及测序技术mTitan™发布
2017.12 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署精准医疗战略合作协议
2016.06 与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合作启动中国第一个肿瘤分子病理高通量测序多中心研究
2016.07 与复旦大学签署精准医疗战略合作协议,利用泰州队列开发癌症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
2016.08 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
2016.09 推出灵敏度达万分之一的ctDNA液态活检方案
2015.01 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集团总部)成立
2015.08 首个伴随诊断产品上市:基于组织样本的肿瘤突变与药物基因检测试剂盒
2015.10 与湘雅医学检验所战略合作推出肿瘤高通量检测服务
2014.07 美国圣地亚哥Singlera Genomics成立,
完成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10年以上大健康和生物医药行业经验,在多家医药健康和高科技公司担任董事职务
多年投资银行工作经验,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
曾任职于多家实业公司,有多年的大型企业管理经验
复旦大学生物化学学士与MBA
20年病理与分子诊断营销与企业管理经验
曾任ThermoFisher大中华区医疗业务副总裁/总经理,获全球CEO奖
成功将多项国际领先的分子诊断技术引进中国
协助多家跨国药企完成靶向药物在中国的注册与上市
2022蔚澜奖年度领袖企业家
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工程硕士,约克大学MBA
超过20年生物医药的投资并购和运营经验
曾帮多家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纽约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
曾于JP Morgan、CIBC和BNY Mellon担任重要职务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专家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博士后和副研究员、宾夕法尼亚大学遗传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学士
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等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总引用率2900+次
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校长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复旦“浩青”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和临床药理学家
中南大学药理研究所所长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病理学及泌尿学终身教授,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主任、泌尿病理主任
甲基化测序和单细胞测序全球专家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系终身教授,系主任
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
著名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专家
曾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工程系副教授
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专家
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杰青获得者,中组部联系专家,中原学者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哈佛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
个人基因组计划(PGP)首席负责人
阿里巴巴“达摩院”首批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
获鲍尔科学成就奖
发表 400 多篇论文,取得 74 项专利并出版一本著作
被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评选为当年8位科学英雄之一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热门候选人
被《时代周刊》评为2017年度“100 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校长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复旦“浩青”教授
1985和1987年分获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4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生物医学和遗传学博士学位
1994-1996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人群的遗传结构、人类复杂疾病遗传机制、健康大数据和计算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及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带头人,中国遗传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会副会长,先后担任Genome Research等10余家国际杂志编委
曾任“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前沿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十三五”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第一完成人)、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卓越科学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迄今,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0多篇,被引38,000多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
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和临床药理学家
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终身教授、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所长、国家卫健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基地主任、国家卫健委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负责人
研究成果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证实药物反应种族差异,并系统研究其发生机制,促进世界各国药政管理和新药开发对种族因素的重视;深入系统研究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功能和机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首先提出和推动“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创建我国首个个体化用药咨询中心,开发世界首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并实现产业化,推动我国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国家管理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SCI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430余篇
培养硕博士和博士后210余名,为我国造就了一支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和服务的队伍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病理学及泌尿学终身教授,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主任,泌尿病理主任
国际泌尿病理学会奖学金委员会主席及财务总监,国际华人病理学会会长,美加病理协会文摘评定委员会委员,美国癌症协会、美国泌尿协会、分子病理学协会、美国临床病理医生协会会员
1981年,15岁进入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后在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接受病理住院医师训练,并在Mayo Clinic接受专业泌尿病理学训练, 持有美国外科病理、临床病理和分子病理医师执照
1999年至今,就职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和泌尿学系,现任Journal of Pat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 Modern Pathology, Human Pathology, Future Oncology, 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等30多个国际著名科学杂志的编委,并被聘为70多家国际知名科学杂志的审稿人
主编和撰写的著作有《解剖病理学精要》、《分子遗传病理学》、《泌尿外科病理学》以及《膀胱病理学》
荣获国际科学研究推进委员会亚太年度金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奖状,国际泌尿学病理学会泌尿学进展突出贡献Koss奖章,美加病理学年会Arthur Purdy Stout 奖,四次获美加病理学会病理医生培训Stowell-Orbison优秀奖, 连续三年获得国际泌尿病理学会病理医生培训优秀成果奖
甲基化测序和单细胞测序全球专家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系终身教授,系主任
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
德克萨斯大学遗传学博士,哈佛大学George Church教授博士后
2006年第一个实现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相关文章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2009年与高远教授共同开发了第一个大规模DNA甲基化靶向测序技术,成为Nature Biotechnology封面文章
2011年在Nature 上发表的关于诱导干细胞(iPSC)中存在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文章,成为当年全世界发表所有文章中引用数目前十位的文章
2016年领导完成美国脑基因组测序计划,最新单细胞测序成果最新发表于Science上
2017年3月,在Nature Genetics发表“高通量甲基化无创检测技术”,被国内外媒体喻为肿瘤液体活检迈入2.0时代的突破性技术
2017年12月,张鹍教授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一个基于全新单细胞核测序方法的成年人脑第二代单细胞图谱
2018年11月,荣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两项共计一千四百万美元的研究基金用来构建单细胞水平的人体器官3D地图,促使精准医学进入单细胞时代
2019年6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绘制了首份成人肾脏单细胞草图
2020年11月,在Cell上发文,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畸胎瘤,揭示了畸胎瘤作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模型的潜力,并可通过CRISPR技术筛选设计各谱系细胞发育的关键调控基因
鹍远生物在上海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研发中心;在上海、扬州设有生产基地;在上海、泰州、成都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医学检验实验室,医学实验室总面积30000+平方米,覆盖城市100+